小麦倒春寒的预防与补救
倒春寒是指初春(一般指3月)气温回升较快,而在春季后期(一般指4月)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。小麦进入起身拔节以后,失去抗御0℃以下低温的能力。此时发生0℃以下的倒春寒,小麦便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低温冻害。
预防措施:一是镇压预防倒春寒。在小麦返青后起身前进行镇压,可以促弱控旺,培育壮苗,提高小麦抗倒春寒的能力;二是灌水预防倒春寒。有水浇条件的麦田要在寒流到来前抓紧浇水。由于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和土壤热容量大,寒流到来之前浇水能使近地层空气中水汽增多,发生凝结时放出潜热,减小地面温度的变幅;二是叶面喷肥预防倒春寒。没有水浇田间的地块要在寒流来临前抓紧喷施叶面肥,减轻倒春寒的危害。可用0.3%磷酸二氢钾+2%的尿素+0.01%芸苔素内酯0.05~0.1毫克/升混合复配溶液进行叶面喷施;四要提前停止除草剂的使用。寒流到来之前,对温度敏感的二甲四氯钠、甲基二磺隆、异丙隆、麦草畏和氯氟吡氧乙酸等一定要停止使用。
补救措施:小麦是具有分蘖特性的作物,即使遭受较重的低温冻害,主茎和部分大蘖冻死,仍然有小蘖可以成穗,因此,只要加强管理,仍可获得一定的收成。1、迅速追肥浇水。小麦早春受冻后应立即施速效氮肥和浇水,氮素和水分的耦合作用会促进小麦早分蘖、小蘖赶大蘖、提高分蘖成穗率、减轻冻害的损失。2、喷施叶面肥。小麦受冻后,及时叶面喷施,对小麦恢复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,表现为中、小分蘖的迅速生长和潜伏芽的快发。3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。受冻麦田,更易遭受病虫危害。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防治。